小雪之日,“氣寒而將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”——此語出自古籍《群芳譜》。想來,撰寫此譜的人當是北方人無疑,因為在南方,農歷十月下雪是罕有的事情。 每年都有小雪,但小雪里發生的事情、見到的景色、遇到的人都是不一樣的。在黃河以北,雪落在蒼茫的大地上,就像幾縷白發爬上了人的鬢角,雖不醒目,卻無從遮擋,多情的詩人看見了,吟出了“寂寥小雪閑中過,斑駁新霜鬢上加”的句子;在長江以南,“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”,露、霜、雪正在忙著交接班,騎電瓶車的人在馬路上匆匆來去,手把上早已換上了一副厚實的手套。 不管在南方還是北方,到此時,應該算是真正入冬了吧。綠肥紅瘦、鶯飛草長早就成了過去式,春風十里也還在未來的將來。偶爾晨間起一場大霧,與空氣中的塵埃顆粒發生碰撞,不小心變成了霾,人們的出行便成了一件難事。人戴著口罩,車打著雙跳,縱然上班再急,也只能隨著人流和車流慢慢地挪移。 清冷的風吹到此時,人們似乎也已習慣了。呼號聲中,東風已經很少見了,西北風是毫無爭議的主旋律。天地間,什么東西都在落。風由橫吹改成了直落,仿佛已無力阻擋地球引力的作用,刀子般落下來。樹葉也在落,它們倒是從容不迫,輕輕地,徐徐地,仿佛留戀著樹的溫存,不忍別離。 小雪如果作為人名,當是一副鄰家女孩的形象無疑,而當它作為節氣時,也如人名一般,總是帶著點淺淺淡淡的味道。沒有蜂蝶紛紛,沒有前呼后應,院子里,屋中央,蟲子越來越少,別說寒蟬、白蝶、金龜子,就連煩人的臭蟲、蚊子和蒼蠅也各自躲藏起來。只有幾只好斗的蟋蟀見面來上幾個回合,斗敗了就棲身在墻角處拉著二胡自我感傷。 寒與冷,是來自肌膚的回音,更是對明天的一種預兆。 舊時在農村,小雪時節,勤快的農人早已把草垛柴堆堆很高了,為冬日的生火取暖做足了準備。而今有土灶的人家已然不多,幾乎家家戶戶都改用煤氣灶、電磁爐了,新事物的產生必然伴隨舊事物的消亡,與之同理,小雪的物候和景觀也在悄無聲息間發生著變化。 但不管塵世的滄桑如何變換,吃或許是少數幾樣亙古不變的傳統之一。小雪一至,冬日的氣候愈發明顯,趁著天氣干燥,臘肉的加工便被排上了行程。南方有許多古老的縣城,便是以燒制臘肉聞名,湘西、安昌、達州,隔著老遠,便能聞到臘肉的香味。“冬臘風腌,蓄以御冬”本是食物匱乏、缺乏保鮮技術的年代人們為了果腹想出來的智慧結晶。而如今,除了滿足味蕾,這味美食的制作更成了一種習俗。 小雪的農事也忙,魚塘越冬、山地開荒、栽種樹苗,一樣耽誤不得。從那奔忙的身影中,我們依稀可以覺察到,在南方,小雪未雪,卻已飄滿了天空,附著于每一個人的行蹤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- Oct 18 Fri 2024 06:06
那封情書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